第九十三章 新朝第一大案 (第1/2页)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加书签

小黑书【xiaoheishu.cc】第一时间更新《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

“殿下……”

御马监后院陆文昭的声音在朱由检身后响起,而朱由检见状也知道陆文昭有事情要说,因此继续射箭:“起来吧”

陆文昭作揖收礼,随后对朱由检道:

“北直隶一带的卫所情况已经搞清楚了。”

“说说吧!”朱由检头也不回的继续射箭,偶尔还挑战了一下高难度的连珠射。

陆文昭见状、便拿出一卷书双手递上、回应道:

“北直隶一带,眼下还有五军都督府的三十四个卫、十六个所,七个营,纸面上有22万7400人。”

“另外还有天寿山十一座皇陵的陵卫,以及上直二十六卫。”

“眼下、北直隶地界上,除去京营,一共七十一卫、十六所、七营,纸面上41万3600军户,21000营兵。”

“不过下面的人去看了一下,除了蓟镇吃空饷在四成左右,上直二十六卫和十一陵卫空饷六成外,其余卫所基本已经名存实亡,每个卫只有百来个家丁,十六个所更是凑不齐一千家丁。”

“蓟镇空饷四成么……”朱由检射出一箭,轻嗤道:

“也就是说、北平都司的卫所兵加上蓟镇兵马,还有上直二十六卫,京营,北直隶的兵马在55万5600人?”

“纸面上、应该是这样……”陆文昭不好把话说绝,而朱由检听后却心里忍不住摇头。

近五十六万兵马,结果在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中,连皇太极麾下六万人都拦不住。

“按照你的话……”朱由检把弓递给了旁边的小太监,用布擦了擦手道:

“整个北直隶的卫所,哪怕加上御马监的七卫一营,连十万人都拉不出来?”

“应该……是这样的……”陆文昭有些艰难的回复着朱由检,而朱由检却道:

“蓟镇的兵马,我记得眼下是八万六千人,你说其中四成吃空饷,那么蓟镇只有五万人左右对吧?”

“不足五万,因为援辽战死了四个营的兵马,因此眼下只有四万人左右,不过这其中只有三个营能堪堪出战,其余人着实有些……”陆文昭说出了真实蓟镇人马数量,但后面的话他就有些不太敢说了。

不过、即便他说的十分隐晦,但这数量一说出之后、朱由检心中也就跟明镜一样了。

只有四万人的蓟镇,眼下却吃着八万六千人的军饷,也就是空饷近五十万两。

加上京营、上直二十六卫,整个北直隶每年的军费支出,最少是三百万两。

三百万两就养了这些个酒囊饭袋?还不如养辽东呢!

朱由检被气笑了,不过这样的北直隶,更容易实施他的想法。

首先就是要把蓟镇手中的密云、怀柔、昌平三地兵马给去了空额,随后裁撤,或者补充到永平去。

永平门户就是山海关,密云三地的能战之兵,应该能有了万余人。

这万余人加上昌平原本的驻军,完全可以成为支援辽东的部队。

至于自己手上的七卫一营,可以按照计划、把通州的左右两个卫给裁撤,再换下昌平、密云、怀柔一带的三卫二所两营。

这么换下来,就可以省下两个营的七万多两军饷,并且还能收获大量土地。

“当年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北直隶军户田是一户多少亩?”

朱由检突然开口询问,而陆文昭知道自家殿下这段时间在处理卫所的事情,所以早就把卫所制了解了一个遍。

因此在朱由检开口的同时,他脑中就过了一遍,随后回答道:

“国初、太祖高皇帝为全国定下一户十到五十亩不等的军屯田。”

“北直隶、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北方各地,军户一户可以分到五十亩军屯田。”

“国初、军屯田每顷应纳粮12石,后定为顷纳4石,只是正德年间开始,卫所的纳粮已经不足了……”

“五十亩……”听到陆文昭的话,朱由检算了一下,刨除石匣营那两个营的营兵,五卫两所是三万户,也就是一百五十万亩耕地……

这样庞大的耕地数量,让朱由检眼前一亮,更是呼吸沉重了起来。

这些军屯田、只要皇兄允许他动手,那么他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说白了卫所制已经败坏,军屯制度虽然在历史上经过了封建两千年的考验,甚至到了后世都还有它的编制,但要想重新弄好军屯制度,必须向外拓展。

大明国内的军屯,早就被那些卫所的军官、勋贵给侵吞的差不多了。

就如眼下的这一百五十万亩军屯田,属于军户的恐怕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动手厘清军屯田,把贪赃枉法的卫所军官给软处理,哪怕不能抄家,但收回来的田地也可以为御马监所用。

即便不能为御马监所用,但只要把田发给百姓,然后按照朱元璋定下的每顷十二石粮食,也能每年收上来十八万石粮食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兄朱由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黑书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家兄朱由校》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温一言 连载 31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502万字

嫡女荣华路
嫡女荣华路

重回长安,苏筠只想看书,品茶,下棋,作画,悠哉一世,不料那个权倾朝野的冷面摄政王有事没事往她身上贴。苏筠“王爷,臣女此生不嫁。”穆焕“你小时候救过我,养过我,还让我跟你睡一个被窝。我必须以身相许!”看文悉知本文架空,一切设定跟随作者意愿,考据党免入;谢绝一切形式的扒榜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越时空青梅竹马主角苏筠,穆焕┃配角┃其它

夜子莘 连载 42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靖难攻略
靖难攻略

洪武之治还未过去,南北之分还未平息。朱高煦瞧着站在自己对面不可逾越的朱元璋,又看了看他身后的那群人……威震西北的西宁侯宋晟,从南打到北的武定侯郭英,捕鱼儿海之役前锋的长兴侯耿炳文,剿灭月鲁帖木儿,翻越高黎贡山大杀四方的猛将瞿能,辽东三头怪的杨文、吴高、平安……还有远征屈裂连河的骠骑大将军俞通渊,都督何福,以及皮笑肉不笑,瞅着自己脖子在暗地里磨刀的朱允炆。嗯……朱高煦眉头一皱,想要退至老爹身后,然而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大中四年,牛李党争彻底落幕,大中之治势头凶猛。河陇之地,异族争雄,成王败寇。齐鲁的王仙芝还在倒卖私盐,黄巢还在证明考进长安轻而易举。这一年,在那众人所遗忘的西陲之地,一支兵马抓住机会,异军突起。脱胡服,换汉冠,沙洲军民高呼大唐万岁。有人意气风发,挥师向东,眼底充斥希望。也有人心知未来,谋求自立自强。刘继隆:“非我不忠,乃唐不义”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农民将军 喜欢响蜜鴷的纳兰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6 18: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