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朕闻上古 加书签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转载请注明来源:小黑书xiaoheishu.cc

南京。

作为大明王朝的留都,其实先前这两京制度遭到了很多朝臣非议。

其中叫的最欢的那批人,正是江南士绅缙绅。

起初大明王朝定鼎于南京,近水楼台先得月,江南士绅通过霸榜科举,一跃成了江南缙绅,一度掌握了朝堂话语权。

比如永乐年间,永乐皇帝设立内阁初期,七位内阁学士中就有五人是江西缙绅,朝堂之上的南方官员一度超过了一大半。

这也是为何,当年朱棣决心迁都北京,朱高煦也鼎力支持的原因之一。

没办法,朝堂政局讲究一个平衡,不能成为某一派系或者说某一人的一言堂!

帝王心术,就是平衡之道,比如文武平衡,比如南北平衡,一旦哪一方失衡,就会酿出大祸来。

当年即便是言出法随的太祖高皇帝,洪武年间也爆发了一场南北榜案的惊天丑闻!

大明迁都北京之后,政治中心自然转移,但南京毕竟是昔年的国都,所以留下了一套中央班子,七部尚书、还有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北京相同。

朱高煦即位之初,就通过颁诏的形式,确定了北京的正都位置和南京的留都位置。

从此北京各衙署去“行在”二字,南京各衙署加“南京”二字,意味着明朝两京制度的最终确立。

而南京的中央机构主要管理是南直隶的相应事务,也不能说没有实权,但相比于北京,肯定是远远不如。

正因为如此,所以南京各衙门多为虚职,很是清闲,任职官员被称之为“吏隐”。

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南京的中央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养老机构。还有就是党争失败的官员,往往看似是平级调动到南京,实则是贬到了南京。

但是现在还不同,南京七部也具有一定的实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现任南京户部尚书,正是朱高煦的绝对心腹,周忱周恂如。

这个昔年略显青涩的热血年轻人,现如今也蓄起了胡须,并且因为常年执掌南京户部大权,养尊处优之下,也逐渐培养出了上位者气度。

骤然间听闻皇帝陛下南巡,周忱虽然有些惊讶,但是并不惶恐,立刻率领南京各部司官员出城相迎。

没办法,他这是快要习惯了都。

这位武德皇帝陛下,最喜欢干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

朱高煦先和周忱闲聊了几句,紧接着就看向了南京兵部尚书张本。

这张本是洪武年间的老臣,以国子监生被授予江都知县,然后一路仕途高升,虽然没有什么太过拿得出手的光辉政绩,但是他治理政务突出一个“稳”字,乃是不折不扣的循吏。

而且这张本是个清官,永乐皇帝朱棣也深知这一点,有一次朱棣宴请近臣时,在每个人的岸上摆一银器,把这些都赐给在座各人,唯独给张本的案上摆陶器,朱棣对他说:“爱卿号称‘穷张’,银器也没什么用。”张本叩头致谢。

所以朱高煦对这张本还是颇为看好,陈洽由南京兵部尚书升任北京兵部尚书后,本是永乐重臣金忠主动请求留守南京,可没过几年金忠也病逝了,所以朱高煦就让张本接替了他的位置。

这位老臣干得还算不错,行事一板一眼,没有丝毫疏漏之处,就是突出一个“稳”字。

朱高煦先是设宴款待了这些南京官员一番,以宽慰他们留守功绩,等宴会结束之后,单独留下了张本和周忱二人谈话。

周忱倒是不以为意,皇帝陛下来了,肯定是要找他密谈的,不管是上海水师基地和海军学院,还是南直隶这些年工商业的发展,这都是皇帝陛下关心的问题。

倒是张本有些受宠若惊,他年纪已经大了,能够做到南京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仕途已经算是到此为止了。

朱高煦留下张本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想听听这位四朝元老对近些时间内朝廷那些新政的看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快眼中文网】【推文君】《阿满逃婚记事》【星空中文】《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赘婿小说】《帝皇的告死天使》《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朕闻上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黑书xiaohe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黑书只为原作者朕闻上古的小说《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朕闻上古并收藏《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全本 835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盛世大明
盛世大明

乾清宫正殿,魂穿嘉靖帝的朱厚裹着龙袍,大马金刀地坐在龙椅上拿玉玺哐哐砸着核桃,黄锦一脸媚笑地说道:“陛下,杨首辅来了!”“你大爷!你不早说!”“……”大明北境,势力急剧膨胀后的俺答汗在进攻宣化、大同时,被大明铁骑和改良火器打得人仰马翻,忍不住含泪问苍天:伟大的苍狼之神啊!大明的那个小皇帝真的是真武大帝传人吗?大明南岸,被大明富船和戚家军横扫殆尽的倭寇残余,困在一荒岛之上,面对大明朝廷的威逼利诱,海

朕闻上古 历史 连载

大明天下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大明天下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建文末年,燕王入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一个伟大的帝国,就此掀开了一页崭新篇章,即将迎来千古治世。后世青年不幸魂穿大名鼎鼎的烤肉王爷朱高煦,面对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朱老四,体弱多病的太子大哥朱高炽,备受宠爱的好圣孙朱瞻基……朱高煦本能地选择从心,去做个声色犬马的逍遥王爷。“什么?监国?老爷子你可不能这么坑人啊……”“大哥,跑起来,这是全套畊宏体操……”“大侄儿啊,玩什么蛐蛐,跟你二叔玩倭寇去……”世

朕闻上古 历史 连载

大明:我家娘子长公主
大明:我家娘子长公主

【种田】+【日常】+【轻松】+【偷听】苏阳意外来到大明朝北平府,时逢建文即位大力削藩,燕王隐忍厉秣马,一场席卷天下的靖难之役即将到来。直到靖难之役结束,三年之期已到,恭迎公主回归,苏泽这才陡然惊醒,那个岳父竟然是永乐大帝!

朕闻上古 历史 连载

大明之太孙无敌
大明之太孙无敌

新书《大周斩妖人》已发。庙堂,是一个权利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江湖,是一个是非场,恩怨情仇,厮杀不休。洪武十五年,锦衣卫凶威慑天下!魂穿大明皇长孙的朱雄英,早已无路可退,只能步步向前,一脚踏入了这个绚烂多姿却又动荡不安的时代。

朕闻上古 历史 连载

大明第一莽夫
大明第一莽夫

莽夫汤昊最近很暴躁。他被一个和尚骗着吃了颗大力丸,醒来后人就来到了荒郊野岭。结果为了弄一口吃的,还顺手救了一个自称是皇帝的中二少年。直到这中二少年带他回家,嗯他家就是那座巍峨肃穆的紫禁城!汤昊顿时就慌了。那中二少年真是大明皇帝啊这?大力丸有大力,每天都能涨力气。阴差阳错之下汤昊被迫成了信国公汤和后人!于是乎那正德朝堂多出了一个嚣张跋扈的莽夫汤日天!啊对对对!我汤昊不尊礼法,形同蛮夷!啊对对对!我汤

朕闻上古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30 12: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