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烈侯公子宝鼎的中原攻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把关东合纵军引出来,现在他成功了,改变了历史。

历史上这次合纵确有其事,但因为各种各样的未知原因,最终没有付诸实践,导致关东六国各自为战,先后覆灭。

这次公子宝鼎为了赢得功勋进一步增强实力,继而在帝国诞生之前改变国策,他想方设法把历史上这次未能成功的合纵变成了现实,而现实出现之后,宝鼎不得不面对眼前异常严峻的形势。

谋划是一回事,能不能成功则是另外一回事。宝鼎之前有信心击败合纵军,但如今看到二十多万合纵军气势汹汹的杀来,他那点自信也就不翼而飞了。好在此刻公子腾、桓齮在身边,而桓齮征战沙场几十年,战绩显赫,在军中有极高的威望,只要他的战旗在空中飘扬,秦军的士气就不会低落,这一点不管是异军突起的公子宝鼎还是久经战事的公子腾,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历史上的桓齮因为在河北战败“畏罪潜逃”,自此杳无音讯,但宝鼎的出现改变了桓齮的命运,这位秦国大将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宝鼎想起前事很是庆幸,假如当初自己没有拯救桓齮,现在将面临怎样险恶的局面?

这几天公子腾和桓齮等秦军将率日夜商讨对敌之策。

目前局面下,秦军处于绝对劣势,根本不具备与合纵军决战的条件,只有固守待援了,但固守待援对秦军不利。

固守意味着旷日持久的大战,秦军钱粮严重不足,支撑不了持久作战,另外久战必然生变,而变数就是齐国,齐国一旦加入合纵,形势必然一边倒。至于援军更是不要指望了,太原方向的主力南下参战的可能性太小,目前后援只有司马锌的八万蓝田主力,如果咸阳允许的话,最多也就是把汉中的冯毋择部调到中原战场,但冯毋择兵力有限,他的加入改变不了整个战局。

正面决战不行,固守待援也不行,那就剩下一条路,主动后撤了。

主动后撤当然不是放弃中原决战,而是化被动为主动,在后撤中伺机歼敌。这个难度太大了,稍有不慎就会演变为大败。秦军丢掉新占领的十四座城池无足轻重,就怕南阳遭到重创,那后果就严重了,不但武烈侯因此而凋落,武烈侯背后的势力也将因此而遭打沉重打击。

两害相权取其轻。公子腾、桓齮等人反复权衡,最终还是选择了固守待援,即便与合纵军打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毕竟此策的风险最小,而且假如咸阳及时从太原调拨主力南下支援,那么秦军还有赢得最后胜利的机会。

当公子腾和桓齮最终决定以固守待援之策迎战合纵军的时侯,宝鼎的神色异常难看。

固守待援的结果是一个两败俱伤之局,而两败俱伤之后,形势对合纵军有利,退一步说,就算最后齐国没有参加合纵,秦军和合纵军打了个平手,形势依旧对秦军不利,因为此仗消耗太大,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中原战场陷入僵持之态,这势必影响到统一进程。

尤其严重的是,宝鼎将陷入不利处境。这一仗是他挑起来的,是他要打的,老秦人也在背后鼎力支持,咸阳迫不得已答应了,但最终结果却一无所获,在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情况下,战场上却一无所获就是罪责了。咸阳是否会放过宝鼎?会不会借此机会打击他?

答案是肯定的,秦军今年在中原战场上打不开局面,那么宝鼎三年灭赵的承诺就是一个笑话,秦王政绝对不会在答案已经明确的情况下继续盲目支持宝鼎。

公子腾的决策其实就是这一仗的最终决策,他甚至都没有必要与宝鼎协商,但宝鼎是封君,地位尊崇,又是带着镇秦王剑的护军中尉,而且正是因为他从政治需要的角度出,把公子腾拉到了中原战场,给了公子腾一个建立功勋的机会,于情于理公子腾都必须征询宝鼎的意见。

“武烈侯对此有何看法?”桓齮看到宝鼎脸色不善,主动问道。

宝鼎眉头深皱,没有说话。

公子腾略略皱眉,他知道宝鼎立功心切,但战场上非死即生,容不得任何疏忽,更不能因为心存侥幸而冒险,稳扎稳打至关重要。说实话他不想到中原战场统率军队,历史上秦军一次次东征一次次败于合纵军之手,秦军将士对合纵军有一种本能的畏惧。公子腾自认没有王龁、蒙骜等人的本事,当年王龁、蒙骜都败在合纵军手上,更不要说他了。既然没有把握击败合纵军,那当然就要求稳了。固守待援,据城池关隘而抵御合纵军,显然是最佳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上上之策。

“固守待援的弊端对于我们来说是致命的要害。”宝鼎语调低沉,缓慢说道,“钱粮供应不上怎么办?齐国参加合纵怎么办?这一仗打久了,我们内无钱粮,外无援兵,最终的结果极有可能是被打出中原。”

公子腾和桓齮相视苦笑。既然你知道中原战事不可贸然开启,那你为什么还要以韩人刺杀你为借口动攻击,挑起战事?当然,他们不认为合纵军是宝鼎逼出来的,在他们看来,只要秦军小心谨慎,不主动挑起战事,合纵军即使要攻击,也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而齐国政局的最终变化显然就是一个时机,但时间一旦拖到秋收之后,秦国钱粮入库,主力大军南下,那形势就不一样了,即使合纵军动攻击,秦军也有把握挡住甚至击败他们。现在宝鼎主动挑起战事,迫使关东合纵军提前进入中原战场,秦军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在战场上显得非常被动。

“我们突然攻打韩国,导致中原局势骤然紧张,合纵军因此仓促出战,准备不足。这是击败他们的最好机会。”宝鼎继续说道,“错过这个机会,中原局势生变化,我们再想扭转局面就非常困难了。”

公子腾无奈摊开双手,“我们也想乘着合纵军仓促出战的良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以便战决,但现实问题是,我们在颍水西岸只有六万人马,而合纵军在颍水东岸有二十多万人马,合纵军的兵力数倍于我们,这一仗怎么打?”

“为什么不能打?当年孙武攻楚,六万大军打楚国二十万大军,势如破竹。当年吴起打河西,五万精锐击败我大秦五十万军队,战无不克。”宝鼎冷笑道,“再过十天半月,我们就能集结十四万军队与合纵军作战,合纵军的兵力最多不过两倍于我,但我大军号令统一,上下齐心,而合纵军各怀鬼胎,各有算计,实际上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我们为什么不能击败他们?”

公子腾老脸微红,无言以对。桓齮抚须沉思,既觉得武烈侯年少轻狂,又觉得武烈侯的话颇有几分道理。

仔细想想,秦军的确有一些胜算。今日关东合纵军没有一个声名显赫足以驾驭诸雄的领袖,此事对合纵军的战斗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李园算个什么东西?无耻小人而已,一无是处,打仗根本就是外行,这样的人做合纵长,拿什么震慑合纵军的将率?有几个人会听他的?既然将帅离心,那合纵军的实力可想而知,不足为虑嘛。这种情况下,秦军采取固守待援之策,等于帮了合纵军。当合纵军集中在一起对准目标疯狂攻击的时侯,合纵长李园不需要高的指挥才能,而合纵军各部之间的矛盾也会最大程度的缓解,这反而让合纵军挥了最大威力。相反,如果换一种战术,比如秦军采取诱敌深入之策,合纵军就必需要拿出相应的对策,拿出具体的攻击措施,这时候李园才能的欠缺和合纵军各部之间的矛盾就会充分暴1ou,而秦军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机会,就可以给合纵军以致命一击。

“武烈侯可有败敌之策?”公子腾绝无为难宝鼎的意思,相反,他诚心诚意想帮助这个子侄。宝鼎天赋异禀,做事独立特行,屡屡创造奇迹,如果他有更好的败敌之策,公子腾也不会拒绝采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黑书【xiaohei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黑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如满月 全本 8万字

山海提灯
山海提灯

女人握着少年的手,手把手教他写出了“师”,于是少年有了姓。山海提灯,与皓月争辉!

跃千愁 连载 137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荔枝雨 连载 27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折秋簪花 连载 8万字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谁让他玩游戏王的!

“游玄先生,有很多人都认为,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重坑自闭主流盛行,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毁谤啊!纯熟毁谤!”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名称被占用 连载 268万字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

猛子 连载

战隋
战隋

大隋王朝为何骤然败亡?隋炀帝是不是昏君?山东义军为何蜂拥而起?张须陀为何不能力挽狂澜?李密崛起中原,在鼎盛之期,为何突然陨落?群雄争霸,最后胜出者,为何是李唐?一切秘密,尽在《战隋》。

猛子 连载

大宋帝国风云录
大宋帝国风云录

北宋末年,靖康之役,让原本孱弱的宋帝国雪上加霜,摇摇欲坠。李虎,一个穿越者的后代,横空出现在这个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年代,试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写这段宋帝国的耻辱史。从三人建军,到麾下千军万马;从一个众人欺凌的傀儡,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霸主。李虎,以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直面闪烁在北宋末年历史天空上的众星。岳飞,宗泽,李纲,金兀术,耶律大石,秦桧,这些在李虎父亲故事里流传的人物,悉数登上时

猛子 连载

大隋帝国风云
大隋帝国风云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全国有户约890万,口约4600万。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全国户数不足300万,其中黄河下游地区直到贞观中期户数(以河北、河南和山东三地郡县为准)还不到70万,约为隋大业初年此三地所统计户数470万的七分之一。自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人王薄聚众起义高举反隋大旗开始,到武德末年李唐大军平息中土战乱为止,十五年间,中土大约有600万户3000万人死于战乱,而

猛子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01 12: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