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动静太小了

大秦帝国风云录 猛子 加书签

二鼎在军营里的作息很简单,练武、读书、写字,基和上饥一三件事。

大军撤回井险耍塞后,宝鼎把练武的时间都用来演练战阵。第一次上战场,宝鼎最大的领悟就是个人的实力太渺小了,就算你是天下第一剑术大师,到了战场上也只有挨宰的份,所以他抓紧了战阵演练。这可是在战场上保命的唯一办法。宝鼎有时候与黑鹰锐士配合,有时候与虎烈卫配合,有时候则与乌氏短兵配合,他本人有天赋,又勤于练习。渐渐也有模有样了。宝鼎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写字。随着书读得多了,字也认识得更多。唯一遗憾的就是字写得太差,实在有点不堪入目,估计没有长年累月的练习,也不敢拿出来丢人现眼。

冯劫恪守老师的职责,每天晚上到宝鼎的军营为其答疑解惑。宝鼎很不好意思,师傅竟然每天晚上跑来给弟子上课,这怎么可以?我的伤好得也差不多了,还是我去郡府向师傅请教吧。冯劫每天晚上跑到军营来。最大的理由就是宝鼎身上有伤,行动不便。宝鼎对痛觉很迟钝,天天活蹦乱跳,哪里行动不便了?冯劫纯粹找理由。公孙豹有此调侃冯劫,你是不是看公子这里饭菜好,故意找理由蹭饭啦。哪知冯劫一口就承认了,我正是来蹭饭的,搞得公孙豹哭笑不得,只好每天好酒好菜招待着。这吃得可都是钱啦。偏偏宝鼎现在是个穷光蛋,用得都是乌氏和琴氏的钱。

冯劫不辞辛苦,天天晚上出城来军营,上午才回府,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但另一个方面也确实是为了教授宝鼎。

宝鼎肯定要回咸阳,大王其实迫切希望他回去,但如今机会没到,还要再等等,不过这咋,时间肯定不会太长。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把宝鼎培养出来,把该教会他的东西都要教会,难度可想而知,但让冯劫吃惊的是,宝鼎太聪明了,聪明到都不能用天才来形容,因为宝鼎不但可以轻松地学会他教授的东西,还能举一反三,常常说出一些让冯劫目瞪口呆的话来,但仔细想想这些话小却是非常有道理,只不过脱离了实际。太理想化了,或者根本就是荒诞不经的奇谈怪论。

冯劫由此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也更加钦佩大王的远见卓识公子宝鼎果然非同凡响,到代北一剑就名震天下。到晋阳一拳就打出个风暴。到河北又一战成名,这样的人才世所罕见啦,将来的成就难以估量,把冯氏拉上这条大船,绝对不会有错。

今天宝鼎有客来访,辐重营长史唐仰与琴氏大匠琴唐来了。

唐仰因为在宜安大乎一锅端了,而鸿山抬重营的军吏又几乎给宝鼎杀光了,所以北方大军的抬重大营如今成了一块死地,有背景的人避之不及,桓腑顺手就给了巴蜀人一个人情,让唐仰做了长史。

抬重营长史是个很有权力的位置,一般都由抬重将军的心腹担任。现在非常时期,桓腑不过兼领一下抬重将军一职,他对这事也不上心。顺手就让唐仰做了长史,全民负责辐重营的日常事务,其实这也就是个临时过渡,等新任抬重将军到了,自然有新长史,唐仰就得让位继续做他的吏了。

宝鼎无意听到王离说起,说唐仰升职了。于是备了份礼去恭贺。琴氏如今和他的关系非同一般,而这个唐仰又是唐老爹的子侄辈。在鸿山的时候又帮了大忙,于情于理都要去恭贺一下,也算是给琴氏和唐老爹的面子。赵仪在琴家,还要指望唐老爹照抚,与琴氏这位家老搞好关系当然是有利无害。

宝鼎去了,公孙豹、司马断、白公差、曝布、乌重等人也各备了一份礼,跟着一块去了。公子都送礼恭贺了,他们当然不好空手去,反正这礼金也是琴氏送给宝鼎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无所谓了。王离听说了,竟然也备了份礼跟着跑去凑热闹。

唐仰做个长史,在士伍庶民操属的眼里。那是个了不起的大吏了,但在这帮人眼里狗屁不是。官和吏差远了,两个档次。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过既然宝鼎高兴,非要拿这事图个乐。他们也就乐得跟在后面凑凑热闹,给公子撑撑场面。

唐仰自己都没当回事。不就是临时代嘛。没意思,所以其他人就更不在意了。你这时候跑去恭贺人家升职,不是打人家的脸嘛。宝鼎不知道,他又没在这个时代的官场待过,大秦官制他倒是知道一些,但对于了解这咋。时代的官场没有任何帮助。

宝鼎在抬重营一出现,顿时引起了轰动。他现在名气太大了,抬重营上下没有不知道他的,不仅仅因为宝鼎的那些功绩,更重要的是他夜袭抬重营抓了将军魏缚,还把他打成了重伤,后来又跑到河北一口气杀了十七咋。抬重营军吏,抬重营上上下下因此非常害怕宝鼎。这位公子也忒厉害了,摆明了就是要与抬重营作对,把抬重营的官吏往死里整。尤其让人恐惧的是他的背景,他袭击抬重营、打了魏缚、杀了十七个军吏,件件都是严重违律的事,结果他啥事没有,受害者却全部倒霉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难道咸阳的大王是他的亲哥哥?

公子宝鼎亲自上门恭贺唐仰小那唐仰的背景又有多大?随同公子宝鼎同来的恭贺的还有公孙豹,大秦军方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还有上将军王剪的孙子,还有大秦第一巨商乌氏少家主。这个阵容太恐怖了。

唐仰震惊不已,仿若做梦一般,根本不敢相信还有这种好事生在自己身上。不过好在他回到太原后。已经从留在晋阳抬重营的琴氏大匠琴唐的嘴里知道了公子宝鼎和巴蜀人已经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公子宝鼎不是看得起他,给他面子,而是给巴蜀人面子,他不过机缘巧合沾了光而已。

唐仰出名了。从前瞧不起他的现在都曲意奉迎了,在辐重营里说话也有份量了,风光无卜来唐仰打算第二天就回拜,但大军问网撤回,辐飞。灶功山激战中又有死伤,阵亡民夫要及时抚恤,千头万绪,事情成堆,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回拜。公子宝鼎的地位身份太高,他一个军吏份量太轻。所以唐仰邀请琴氏大匠琴唐与其同行。算是给自己撑撑场面。琴唐何等人物?唐仰本以为要费番口舌,谁知琴唐一口答应了,还一语双关地提醒他,你能不能长点志气?难道你想一辈子做个小吏?老夫这张脸都给你丢光了。

唐仰携重礼回拜。宝鼎听说大匠琴唐也来了。急忙与公孙豹出营。大匠琴唐虽然没有爵位。但像他这种人物到哪都受人尊敬。人家有真本事,而且这本事关系到军队武力、王国兴亡啦,谁敢小觑?

琴唐年近花甲,身材削瘦。白白须。红光满面,一双眼睛更是神采奕奕,睿智而高雅。风采卓绝。宝鼎第一眼看到琴唐就被他的大家气度所折服,而公孙豹则与琴唐神交已久,两人见面之后非常高兴,活诣不绝地说了起来,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直接把宝鼎和唐仰晾在了一边,无视了。

进了军帐,分宾主坐下。公孙豹与琴唐继续天南地北的神侃。宝鼎则与唐仰闲聊一些抬重营的事。

本以为冯劫入暮就到,来了大家就可以开怀畅饮,谁知冯劫却迟迟不至。公孙豹与琴唐聊得投机,似乎把吃饭的事情忘记了。宝鼎有些着急,示意陪坐一侧的曝布派个人去看看,如果冯劫今晚不来了,那就没必要一等再等,怠慢了贵客。

曝布网月离开,唐仰马上就转移了话题。说到了庸比。公被咸阳解除军职的事。唐仰忿忿不平。为席公打抱不平。

宝鼎笑而不语,不置可否。如今晋阳风起云涌。但云山雾罩。背后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他还没有看出来。宜安大战的结论至今没有出来,历史轨迹看似偏转了。但从咸阳一赏一罚来看,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历史轨迹真的因为一场大战而偏转了?历史记载中的宜安大战是桓腑遭到李牧的围杀。大败,但没有说全军覆没。或许是因为始皇帝把六国史书焚毁的原因。太史公作《史记》的时候缺乏资料,所以大凡秦军大捷,都有斩多少的纪录,而秦军大败。则语焉不详。

假若桓龋是惨败而归,那和今日宜安大战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狂腑率十七万大军攻打赵国河北,一番恶战之后,只剩下八万余人,其中席公的两万北军尚余一万四千多人,桓龋从南线带过来的十五万大军折损过半。激战三个多月。损失近十万军队,最后退回太原,这当然是一场败仗,而且是惨败。这时候对咸阳来说。损失十万人和损失十五万人有什么本质区别?没有,都是惨败。

自己在河北战场竭尽了全力,最后甚至不惜舍生取义,最终也就多救了几万人而已。历史轨迹在河北战场的确生了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偏转。但放到整个时代,放到整个秦国的政局中,这就好比向河里丢了一块石头。除了溅点水花以外,对奔腾的历史洪流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历史轨迹没有生偏转,那笼罩在晋阳的云雾就遮掩不住自己的眼睛。自己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展轨迹,但怎么做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返回咸阳?待在晋阳这块地方。就如同漂浮在历史长河的支流。永远都没有改变历史的机会。

唐仰越说越是气愤,声音不知不觉就大了。宜安决战前后,庸公一直与公子宝鼎待在一起,如今公子宝鼎受赏了,席公却要为宜安决战的巨大损失承当责任,这都是什么道理?还有没有天理啊?

宝鼎还是不说话,颇有兴趣地打量着唐仰。唐仰三十多岁,长相很普通,因为出身寒门,依靠琴氏的帮助才得以谋个好差事,这份差事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在普通人眼里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他很珍惜。为人做事小心谨慎。唯恐丢了这份好差事。宝鼎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前世,他仿佛又看到自己正在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不过那时候对人生还没有感悟。整日里还在为了爱情而挣扎。不像唐仰,有家有口了,一门心思想就是为了父母妻儿,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此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胆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送死。如果我还能回到前世我也要像唐仰一样,好好活着,为父母妻儿努力工作。为此刻,算再委屈也值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流民开始修仙》《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从那座韩城开始》《松田的酒厂二周目》【柠檬小说网】《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教皇请登基》《你们修仙,我种田》《成为雍正妹妹之后》《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小黑书【xiaoheishu.cc】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黑书只为原作者猛子的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猛子并收藏《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343万字

修仙女配谋长生
修仙女配谋长生

【各位小伙伴,近几天更新时间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小伙伴们等不上咱就转天一早看了,么么哒】【薇薇悄悄话:有CP哟!】【大长篇,故事娓娓道来,请君慢慢点评!进展慢,小伙伴们可以按需跳着读哟!】文案如下:修道十年,一次梦回,鱼采薇才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她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默默调整路线,继续砥砺前行。是女配又如何?她只管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重蹈覆辙又怎样?她一脚踏平,重铸康庄大道。誓要谋出一条无上

杨李涛涛 连载 31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荔枝雨 连载 27万字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陈莫白,仙门高三学子,正在努力复习准备考取大道院,本来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也就是筑基成功,直到他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修仙世界,然后,梦想就变了……

纯九莲宝灯 连载 807万字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我爱种绿萝 连载 4万字

大宋帝国风云录
大宋帝国风云录

北宋末年,靖康之役,让原本孱弱的宋帝国雪上加霜,摇摇欲坠。李虎,一个穿越者的后代,横空出现在这个动荡不安充满变数的年代,试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改写这段宋帝国的耻辱史。从三人建军,到麾下千军万马;从一个众人欺凌的傀儡,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霸主。李虎,以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直面闪烁在北宋末年历史天空上的众星。岳飞,宗泽,李纲,金兀术,耶律大石,秦桧,这些在李虎父亲故事里流传的人物,悉数登上时

猛子 连载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

猛子 连载

战隋
战隋

大隋王朝为何骤然败亡?隋炀帝是不是昏君?山东义军为何蜂拥而起?张须陀为何不能力挽狂澜?李密崛起中原,在鼎盛之期,为何突然陨落?群雄争霸,最后胜出者,为何是李唐?一切秘密,尽在《战隋》。

猛子 连载

大隋帝国风云
大隋帝国风云

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全国有户约890万,口约4600万。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全国户数不足300万,其中黄河下游地区直到贞观中期户数(以河北、河南和山东三地郡县为准)还不到70万,约为隋大业初年此三地所统计户数470万的七分之一。自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人王薄聚众起义高举反隋大旗开始,到武德末年李唐大军平息中土战乱为止,十五年间,中土大约有600万户3000万人死于战乱,而

猛子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黑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01 12:39:50